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建筑拆除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。这些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,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。因此建筑拆除垃圾分选处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
一、建筑拆除垃圾的特点
建筑拆除垃圾主要由混凝土块、砖块、金属、木材、塑料等组成。其成分复杂,粒径范围大,灰土等残渣含量较高。例如,拆除垃圾中无机惰性物质(如混凝土块和砖块)占比约70%~80%,金属、木材、塑料等可燃物占比约3%~8%。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处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。
二、分选处理技术
建筑拆除垃圾的分选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:
1、预处理:去除大块杂物和危险物品,如石棉、油漆桶等。
2、破碎:采用两级破碎工艺,先进行粗破碎,再进行细破碎。常用的破碎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。
3、筛分:通过振动筛或滚筒筛将垃圾按粒径大小进行分类。
4、磁选与涡流选:利用磁铁分离出含铁金属,涡流选则用于回收有色金属。
5、风选:通过风力分离轻质材料,如塑料薄膜、纸张等。
6、智能分选:利用近红外光选、智能机器人分选等技术,进一步分离木材、塑料等。
7、精细筛分与清洗:对已分选的材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级和清洗,以提高物料质量。
三、资源化利用
经过分选处理后的建筑拆除垃圾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,主要途径包括:
1、再生骨料:将混凝土块和砖块破碎后制成再生骨料,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、再生砂浆等。
2、金属回收:通过磁选和涡流选回收的金属可重新进入金属加工行业。
3、木材和塑料:分离出的木材和塑料可用于生产再生木材、塑料制品或进行能源化利用。
4、其他副产品:如石膏板、硬质塑料等也可分别进行资源化处理。
四、环境与经济效益
建筑拆除垃圾的分选处理不仅有助于减少土地填埋量,降低土壤和水源污染的风险,还能通过回收大量有价值的材料,减少新资源的开采和消耗。此外,回收的材料重新进入生产链,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
建筑拆除垃圾分选处理是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。通过高效的分选技术和资源化利用,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,还能创造显著的经济价值。